洋县生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回复: 0

“黑科技”美酒出口海外!洋县黑米玩花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让你轻松玩转洋县生活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仲夏时节的洋县,满目苍翠,成群结伴的朱鹮时而掠过黑米稻田,时而振翅翩跹,发出阵阵叫声,与青山碧水绿田合奏着夏日的韵律。

44年前,朱鹮与洋县“重逢”。44年来,洋县以朱鹮为媒,走上了有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洋县黑米年产量达2万吨,正是源于这优质的原料、清冽的水源不仅产出了风味独特的黑米酒,过硬的品质的也让这一“汉中制造”飘香海外。

w2.jpg

7月4日,记者走进陕西朱鹮酒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在朱鹮酒业现代化生产车间内,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从精准灌装、自动封盖到智能贴标,有机黑谷酒的整个包装流程在这条智能化生产线上实现了一站式高效完成。朱鹮酒业常务副总经理杨烨举起透亮的琥珀色酒瓶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装运速度每小时3000瓶,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年3000 吨产能,预计二期工程建成后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

w3.jpg

今年是酒厂工人袁慧娴在朱鹮酒业工作的第18个年头,自2007年到厂里工作后,她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见证了企业从传统酿造向现代化生产的转型。"刚来时还是手工灌装,现在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能完成3000瓶。"她抚摸着闪亮的不锈钢发酵罐回忆道。她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工作时间稳定,能照顾家人,日常开销都能维持。”在朱鹮酒业像袁慧娴这样的员工还有70余人,公司一年发放工资达336万元。??

w4.jpg

袁慧娴成长为技术骨干的18年里,朱鹮酒业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企业完成了从经验传承到数字赋能的跨越,不仅体现在生产线上,更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能提升产业价值”杨烨说道,朱鹮酒业与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创新黑米色素提取技术,开发出4大系列18款产品,黑谷脱醇饮品填补国内空白,黑米酒连续15年出口日本,年均出口量超1.2万箱。朱鹮酒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黑米产业价值跃升,杨烨介绍道“企业每年收购当地1300吨黑稻,保障了农户的收益,还延长了有机产业链。”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朱鹮酒业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w5.jpg

“这款脱醇黑谷酒零酒精度,富含黑米花青素、氨基酸等功能物质,适合养生人群...”暮色中,朱鹮酒业的直播间灯火通明。“今天刚开播两小时就卖出300多单。今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已占总量35%,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杨烨介绍道,“我们还联合高校开发黑米花青素护肤品、黑米面膜等产品,力求让每粒黑米都物尽其用。”据悉,洋县黑米酒远销北京、西安、上海、成都、浙江、广东等地,持续出口到日本等地。

记者手记:

陕西朱鹮酒业以有机黑米为媒,从“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闭环链清晰可见,更可贵的是让多个家庭在产业链上扎下了根。洋县有机产业的实践,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既守住了生态底色,又激活了发展动能,这份“有机答卷”启示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带着泥土味”的创新,让科技成果真正长在田间地头,酿出幸福生活的醇香。


来源:汉中发布








上一篇:洋县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和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笔试公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洋县生活网 ( 陕ICP备2022001891号-3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72302000151号

GMT+8, 2025-7-20 12:58 , Processed in 0.1335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