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生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洋县 朱鹮 黑米
查看: 120|回复: 0

灿烂文明耀洋州④汉上名刹智果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1 21: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让你轻松玩转洋县生活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编前语: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时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作出“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部署安排。洋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文物遗迹丰富,古迹遍布全县。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文物点585处;有馆藏文物9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28件,三级文物285件,文物数量居全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回顾历史,鉴往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洋县的宝贵文化遗产,洋县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了八集系列报道“灿烂文明耀洋州”,让我们在文物品鉴中感知洋县悠久历史,领略洋州灿烂文化。

汉上名刹智果寺

w2.jpg



《高阁藏经》

蔚然高阁势峥嵘

闻道藏经在盛明

太后高僧筹素愿

仁君奉佛竭丹诚

“蔚然高阁势峥嵘,闻道藏经在盛明;太后高僧筹素愿,仁君奉佛竭丹诚。”这是清代同治十二年癸酉拔贡李一德在智果寺设账礼佛时所作的《高阁藏经》。与它齐名的还有圣谕石碑、南院宝塔、魁楼望汉、东亭晓钟等八大景观,他们共同呈现了智国寺昔日的辉煌。
w4.jpg

智果寺,这座城高池深的佛国寺庙闻名遐迩,渊远流长。它坐落在谢村镇智果村。寺内藏经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明代颁次的佛经更是稀世之宝。

昔日的智果寺规模宏大,寺内殿宇栉比,塔群林立,古柏参天,香烟缭绕,磬声悠扬。中轴线上,睡佛殿、山门、明王殿、天王殿、觉皇殿、藏经楼一字排开。四周还散布着许多附属建筑,最外围的是一圈高大的城墙,一派城高池深的佛教王国。智果寺的鼎盛时期是明万历年间,它的辉煌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公元1573年,明朝隆庆皇帝的妃子,也是就是后来万历皇帝的母亲得了一种眼疾,朝廷里御医也没有办法治疗,隆庆皇帝就下令在京城张贴皇榜,召天下名医为他的妃子治病。恰巧此时智果寺和尚正在京城云游,他揭下皇榜最终为隆庆的妃子治好了眼疾。后来,朝廷赐给智果寺6780卷佛经,万历皇帝还书写并赐赠匾额“持赐智果寺”。从此智果寺名声大振,最辉煌的时候寺内常驻僧人达130多位。
w5.jpg

沧海桑田,岁月销蚀,智果寺旧日盛景所存无几,唯有觉皇殿和藏经楼历经风雨,保留至今。藏经楼结构精美,气势宏伟,为明万历十四年修建,重楼双檐,琉璃覆顶,回廊环绕,整个建筑风格别致,巧夺天工。经过历代损失,藏经楼上隆庆皇帝当时给智果寺颁赐的6780卷大藏经,现在仅存4139卷。经卷主要部分是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经过翻译以后的明代版本,同时还包括唐代以后历代高僧撰书的佛经。所藏经书大多长35厘米,宽13厘米,丝质封皮上均有彩色图案装饰,文景繁多,绝无雷同。有几何图形、有缠枝花卉、有鸟兽虫鱼、有神龙祥云,姿态万千,惟妙惟肖。经书内容分为经、律、论、杂四部分,它们都是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乃至科学的真实记录。据地方史志记载,智果寺创建于唐高宗李治仪凤年间。但是,寺内的碑刻和洪钟上的铭文,却记录它修建于元代。1993年,文物部门在翻修大佛殿的时候,在大佛殿下面1.2米的处,考古人员清理出了唐代的地基,除了大量的唐代的地砖,还有一些琉璃构建,这一发现充分印证了地方史志记述智果寺创建于唐代是正确的。
w6.jpg

往事越千年,智果寺藏经楼和御赐经卷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风风雨雨,躲过了天灾匪患,一路跌跌撞撞到了今天,且完整的存留了下来,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更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倍加爱护,让这一文化遗存在古洋州永放光彩。
w7.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100553706217144320



来源:洋县融媒体中心(邓军、张鑫、熊征)





上一篇:洋县学生校外托管(托餐)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下一篇:洋县老人不慎走失 民警连夜找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洋县生活网 ( 陕ICP备2022001891号-3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72302000151号

GMT+8, 2024-6-2 15:00 , Processed in 0.085823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