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生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洋县 朱鹮 黑米
查看: 104|回复: 0

灿烂文明耀洋州⑥青铜艺术耀华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3 22: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让你轻松玩转洋县生活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编前语: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时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作出“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部署安排。洋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文物遗迹丰富,古迹遍布全县。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文物点585处;有馆藏文物9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28件,三级文物285件,文物数量居全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回顾历史,鉴往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洋县的宝贵文化遗产,洋县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了八集系列报道“灿烂文明耀洋州”,让我们在文物品鉴中感知洋县悠久历史,领略洋州灿烂文化。

青铜艺术耀华夏





在洋县文博馆等级文物室,陈列和收藏着各类等级文物300多件,它们浓缩了洋县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这些文物中,最耀眼的当属稀世珍宝殷商青铜器。
洋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定居。光辉灿烂的人类古代文明在洋县境内留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洋县文博馆目前有馆藏文物9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是陕西省35个文物大县之一,文物数量居汉中之首。 w4.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101911814050938883
据洋县文博馆馆长陈国强介绍,该馆馆藏文物种类有青铜器、石器、金属器、玉器、陶瓷器、字画、木器、书籍、碑刻等,主要来源于流散文物搜集、征集、采集、随工清理等,部分文物由解放后县文化馆文物科和原阶级教育馆移交。2006年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经初鉴,确定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28件,三级文物285件。在等级文物中,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最为珍贵。

w5.jpg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牛觥是洋县文博馆馆藏的商代青铜器中一件非常精美的器物。它于1981年在洋县磨子桥镇小江村出土,全国仅此一件,现为洋县文博馆镇馆之宝。牛觥为古代饮酒的器物,分盖体和觥体两部分,也可合二为一,盖体呈牛形,牛头爬一长尾兽,觥体纹饰从尾部对开,呈对称型,四足分别为凤鸟龙纹。该青铜器通高19.4厘米,通长22.1厘米,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充分显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w6.jpg

自清代以来,洋县汉江两岸及湑水河沿岸曾多处出土商代青铜器,青铜器多以冷兵器为主,如戈、戟、钺、斧、戚、箭簇等,其中蛙蚊钺和斜刃钺形制独特,极为少见。容器虽然数量少,却件件都为精品,如礼器鼎、尊、圆罍、方罍、瓿、牛觥等,器形厚重,沉稳大方,纹饰繁缛,精美绝伦,这些青铜器价值连城,是洋县古代历史的见证,也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它对于研究汉水上游文化有着极其宝贵的价值。






来源:洋县融媒体中心(邓军、张鑫、熊征)




上一篇:陕西省“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走进洋县
下一篇: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有关事项的公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洋县生活网 ( 陕ICP备2022001891号-3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72302000151号

GMT+8, 2024-6-2 16:13 , Processed in 0.06463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