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E网无前,振兴乡村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来我县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广大青年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迈入基地厂房,服务民生事业,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做到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4日至18日,西安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E网无前,振兴乡村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我县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01
共筑乡村网络安全防线,共绘乡村振兴图景
在调研之前,西安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E网无前,振兴乡村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与洋县团委双方负责人签署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举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仪式结束后,团队成员冒着酷暑行走在洋县的大街小巷,通过走访县中心街道、华阳古街等地方,对各年龄段人群“网络安全”、“乡村振兴”的认识程度展开调研。阅历的不同导致认知的差异,问卷调查活动的开展使得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网络安全、乡村振兴宣传的重要性,更坚定他们对此次社会实践的坚定动力。
实践调研队员们认识到,当前乡村振兴、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还远远不够,团队成员将认真分析和研究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宣讲方案;也希望发挥出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共筑乡村网络安全防线,共绘乡村振兴图景。
参观特色产业,了解乡村振兴
02
来到洋县乐康农业黑米生产基地,团队成员参观了黑米的种植区域以及加工车间,亲眼目睹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科学种植技术的运用,了解了黑米的加工流程和产品研发情况。团队成员在企业发展历史中清楚的了解了涉农企业的发展模式、合作机制。
03
投身农田劳作,感受农业生产
在黄安镇黄安村的邻里菜园里,队员们亲身接触农田劳作,感受基层劳动民众的辛勤付出。他们认真地采摘运输,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农业生产任务。虽然大部分队员是第一次接触农田劳作,但他们积极学习,迅速适应,并且展现出了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黄安村村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学生们的参与不仅为我们减轻了劳动负担,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农村、关心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地农民黄永安说道。
通过亲身参与农田劳作,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农业劳动所需要付出的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不再是劳动教育课的理论所知,也不再是脑海中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能够真正感悟诗歌《悯农》的含义。实实在在的农业生产经验,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基层劳动民众的尊重与感激之情,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团队成员杨思琴坚定的说道,“回校后,我一定要呼吁大家开展光盘行动!”
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
04
在红军司令部旧址前,各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誓词墙下,面向鲜红的党旗,高举右臂,重温入党誓词。铮铮的誓言,让所有成员感受到入党时的心潮澎湃和初心使命。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革命先烈信念坚定、无私无畏、顽强战斗、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英雄纪念碑前,一位热心的老党员、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老一辈通信人向团队成员们生动地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重现着86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随后所有人在英雄纪念碑前向英雄们三鞠躬,缅怀革命先烈,并将他们的英雄故事铭记于心。实践团指导教师马琳对红二十五军在华阳所发生的事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她号召团队成员们继承发扬革命精神,以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楷模,倍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本次社会实践中的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铸烈魂、葆初心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锤炼品格、强化担当、坚定信念的红色地标之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追寻光辉足迹、体悟使命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在有温度、有品质的“行走的思政大课”中积累知识、服务社会,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5
与自然相约,走进洋县朱鹮保护站
实践队在洋县团委的大力支持下,走访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的美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观景台,队员们近距离地领略到了朱鹮的美丽与生机,收获了大量关于朱鹮的许多难以在书本里找寻到的知识,更体会到了这里工作人员极高的专业素养。
在朱鹮繁育中心对面的朱鹮博物馆,成员们也收获满满。在放映厅,队员们欣赏了精美的朱鹮纪录片,目睹了野生朱鹮的磅礴生命力。为呼吁大众保护濒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E网无前,振兴乡村发展”实践团队还在朱鹮保护区录制了动物保护的微视频,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唤醒更多人的保护意识,传承保护背后的精神,守护绿水青山,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华国粹
06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关乎乡村居民幸福感和生活品质。而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只有保障好乡村居民的健康,才能为乡村振兴营造更好的基础和环境。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李佳霖同学的父亲便是扎根洋县、服务洋县人民几十载的一位中医大夫,李大夫热情地向同学们分享了他们便民诊所为乡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经验和感悟,也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了乡村振兴和健康关怀的紧密关系,他动情的说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每一位中医人奋斗的使命。”
李大夫从中医“药食同源”理念开始,为团队成员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的药性和功效,面对简单疾病如何使用食物防治等知识。学生们对这些“神奇”的东西,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亲眼目睹中药的炮制过程,了解中药的分类和功效、中医的诊疗方法和理念;观察李大夫为群众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了解中医之妙,感悟中医的博大智慧。
通过走访便民中医诊所,团队成员见证了乡村振兴与健康关怀在实践中的交融与碰撞,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实践团队加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笃行实干中展现奋斗之姿,在学思践悟中砥砺报国之行,通过企业走访、调研实践、宣讲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网络安全等重大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迈入基地厂房,服务民生事业,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力争做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使命卷”的时代好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凝聚强国复兴的青春力量。
来源:洋州青年
页:
[1]